8月29日,据厦门航空官方微博通报,8月28日厦门航空MF8086大连-南京航班在地面登机阶段,一名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突然出现冒烟情况。机组人员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在30秒内确保现场安全可控。
厦航通报:客舱内充电宝冒烟 未对飞机造成任何损伤
8月2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厦门航空MF8086次航班,飞机起飞前客舱内疑似充电宝着火,引发烟雾弥漫,特别刺鼻。飞常准APP显示,该航班原定于8点05分起飞,延误两个多小时才起飞。
厦门航空在通报中称,MF8086航班充电宝冒烟事件未对飞机造成任何损伤,不影响后续航班运行。机组随后重新组织旅客登机,航班于当天上午10:17起飞,11:41顺利抵达南京。
多家航司规定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
2025年1月28日,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韩国釜山航空客机BX391原计划飞往中国香港。在准备起飞时,飞机左后侧行李架冒烟后发生火灾。事后调查结果显示,火灾为乘客放在行李中的“充电宝”过热引发。随后,包括釜山航空在内的多个航司出新规,不准将充电宝放在机舱行李架上,可随身携带,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因锂电池过热引起的烟雾或险情。
民航局官网在2024年12月7日发布的《客舱运行管理》要求客舱乘务员具备的能力包括:应对锂电池失火的处置程序。2017年民航局发布《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针对锂电池着火如何处置有明确规定。例如,空乘人员在机上可用于锂电池应急处置的设备有海伦灭火瓶、水灭火瓶等,防护设备包括防护式呼吸保护装置、防火手套等。除这些设备外,机组人员可以考虑使用机上易得物品作为锂电池应急处置的辅助工具,比如碳酸饮料、茶水、咖啡、果汁等不可燃液体可以用来实施灭火和冷却处置;湿毛毯、湿枕头等可以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汪浩舟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