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佳怡)23日至25日,湖南湘江新区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未来少年”沉浸式科技职业体验活动举行。作为长沙首次大规模组织小学生走进高科技企业的职业启蒙活动,240名来自湖南湘江新区博才金星小学、岳麓实验智谷小学、明德华兴智谷学校的学生,3天里分批走进6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全流程职场模拟”形式化身“小小工程师”“见习研究员”,近距离感受科技职业的魅力与温度。

此次活动由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长沙市科协指导,湘江新区科创局、教育局、科协联合主办,湖南趣科普科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也是湖南湘江“科学巴士”品牌活动的第二季。今年5月,“科学巴士”首次亮相,以“边行车边参观、边讲解边互动”形式,带青年学子接触产业一线。此次“未来少年”活动在此基础上升级,推动科普教育与企业资源深度融合,为小学生打造更具针对性的科技职业体验平台。

启动仪式后,“科学巴士”载着学生们前往各体验企业,一场以“萌新入职-岗前充电-实习副本-转正升级-结业通关”为完整主线的职场进阶之旅拉开帷幕。“萌新入职”环节,学生领取印有个人信息和企业logo的实体工作牌与入职礼包,正式“解锁”目标岗位;“岗前充电”途中,助教讲解企业概况,引导学生带着思考探索,为后续体验做足准备。抵达企业后,“实习副本”成体验核心环节。在青年科学家导师带领下,学生深入企业研发核心区域:进芯电子车间里,“芯片设计师”见证“沙粒变硅片”的神奇过程;长沙矿冶研究院内,“深海勘探工程师”探寻“鲲龙500”海底采矿车运作原理,在脑海勾勒深海探矿的壮阔图景。

在“转正升级”实践环节,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参与职业实践任务:在万为机器人展厅,学生们亲自操作机器人,完成了S弯道竞赛;在达嘉维康,同学们系统了解了药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制药流程与质量控制环节;在都正生物实验室,大家现场观摩了药品临床检测过程,切身感受到新药上市前所需经历的严谨试验与科学验证的重要性。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们围绕课堂所学展现创意:有的精心构思药品外形、口味与功能,希望良药不再苦口;有的模拟科研工作者进行项目申报答辩,为争取研发经费激烈思辨;有的回顾芯片发展历程,立志设计中国独特之“芯”。青年科学家导师通过提问、追问与点拨,引导孩子将天马行空的创意沉淀为更有深度的思考。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7位优秀青年科学家任导师,包括进芯电子的长沙市“小荷人才”吴修英工程师、圣湘生物的湖南省“小荷人才”罗磊博士、都正生物的湖湘青年英才陈露露研究员等。湖湘青年英才罗雅丹全程担任活动的辅导员。青年科学家们凭扎实专业知识和耐心讲解,解答学生“芯片如何让新能源汽车更智能”“新药研发要经过多少测试”等疑问,成为学生探索科技世界的“引路人”。体验结束后,岳麓实验智谷小学学生谭佳鑫分享:“原来一粒小小的沙子,经高温还原、提纯制备、切片加工后才能变芯片,科学家们太了不起了!”博才金星小学学生史芸祺捧着工作证兴奋地说:“这次体验打破我对科技职业的陌生感,未来我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通过探索前沿技术造福人类。”据悉,未来湖南湘江新区将继续依托“科学巴士”品牌优势,深耕科普教育创新,推动更多高新企业开放研发资源,促进科技与文化、教育深度交融,让科普走出书本、走进企业,将职业教育前移、科技启蒙前置,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兴趣的同时,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举报/反馈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