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网记者 刘清华 闫鹏 李全基 枣庄报道02:36在首个全国科普月到来之际,9月5日,2025年枣庄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科技创新成果展启动仪式在滕州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出席并致辞。山东农学会、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新闻传媒中心、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


王广部指出,枣庄、滕州作为“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具有深厚的科技文化底蕴。他强调,新修订的科普法将每年9月定为全国科普月,意义重大。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双轮驱动”,不断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提高科普吸引力,扩大公众参与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风尚。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抢抓时代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不断提高科普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真正让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科学普及离不开优秀科普创作与传播。为进一步丰富科普资源供给,动员和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科普创作,山东农学会、枣庄市科协等7家单位联合举办了2025年枣庄市科普创作大赛。活动一经发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评选出A类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4个、优秀奖24个,B类最佳人气奖6个以及优秀组织单位9个。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主题鲜明、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优秀科普作品和兼具专业素养与传播能力的科普达人,为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科普融媒体传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普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支撑。为进一步整合优质科普资源,滕州市精心组建了“善城科普”讲师团,汇聚各领域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开展科普讲座、科普报告、健康义诊等惠民活动,广泛传播科学知识,持续弘扬科学精神。全国科普月期间,枣庄市将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构建“1+4+8”活动体系,打造市级主场活动、市直部门专项行动、学会专项行动、科普专家工作室专项行动、科普阵地专项行动,以及枣庄市科普创作大赛、科普探访行动、科普报告百校行等8个特色活动,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推动科普资源和服务下沉基层一线,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活动还举办了科技创新成果展,展览集中展示了30家滕州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是创新力量的体现,更是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激发全市创新活力的强大动能。来自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获奖代表、企业代表,滕州市相关单位、t/span>

随后,与会领导赴滕州市荆河街道西关小学为“科学家精神宣传阵地”揭牌,并参观学校科技成果展、AI 课堂、3D打印室等科技赋能活动展室,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向校园延伸,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举报/反馈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